• 北京鲁迅博物馆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是为了纪念和学习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鲁迅先生而建立的社会科学类人物博物馆,是思想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4年7月11日,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合并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详细】
    2025.04.18

  • 北京老舍纪念馆

    1950年,老舍购买了北京东城迺兹府丰盛胡同10 号(现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 号)这所旧式的普通的四合院,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长达16年,人生成就最辉煌。它占地约400 平米,共有房屋19 间。进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还有一个鱼缸。院中明房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是老舍夫人胡絜青的画室兼卧室,西耳房是老舍的书房兼卧室。...【详细】
    2025.04.18

  • 郭沫若纪念馆

    郭沫若纪念馆坐落在北京市前海西街18号。纪念馆为庭院式四合院建筑,晚清时曾是恭王府的马号,民国初年营建为中医世家乐氏达仁堂私宅。1950——1963年这里曾是蒙古驻华大使馆和宋庆龄寓所。1963年11月郭沫若由北京西四大院5号迁入,至1978年病故,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晚年。园中郭沫若夫妇生前种植的花木茂密葱茏,院里最好的时节是春天的四、五月间和秋天的十月。...【详细】
    2025.04.18

  • 徐悲鸿纪念馆

    徐悲鸿纪念馆有两处:一处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另一处位于宜兴亦园内。1953年,徐悲鸿逝世的当天,徐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位于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的故居捐献给了国家。1954年,以故居为基础的“徐悲鸿纪念馆”成立了,这是新中国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郭沫若亲笔题写“徐悲鸿纪念馆”馆名。...【详细】
    2025.04.18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北京先农坛位于北京城中轴线南端西侧,与天坛隔永定门内大街东西相望,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享先农、太岁诸神灵及举行耕耤典礼的专用场所。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现存古建筑有太岁殿、拜殿、神厨、神仓、具服殿、观耕台、庆成宫、宰牲亭等,是明清皇家祭祀建筑中保留较为完整的一处,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025.04.18

  • 北京钟鼓楼

    北京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两楼前后纵横,气势雄伟壮观,是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昔日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此为度。钟楼二层悬挂一座铸于明永乐年间的巨钟。该钟以其帝京定鼎之地位、精湛之铸极、悬挂之非凡、报时警统之功能而著称于世,是我国形体最大,重量最重的报时钟。...【详细】
    2025.04.18

  • 北京文博交流馆

    北京文博交流馆位于东城区禄米仓5号的智化寺内,是1992年在原智化寺文物保管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馆的宗旨为收集北京、中国乃至世界的博物馆信息与资料,展示北京地区所有博物馆的现状。是一座以文化交流为中心任务的综合性博物馆。...【详细】
    2025.04.18

  • 北京法海寺

    法海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动用木匠、石匠、瓦匠、漆匠、画士等多人,历时近5年,至正统八年才建成。原寺庙规模宏大,明、清时多次重修。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寺内中轴线上原依次有大雄宝殿、伽兰祖师二堂、四天王殿、护法金刚殿、药师殿、选佛场、钟鼓楼、藏经楼、云堂等建筑。原为明英宗朱祈镇在近侍太监李童集资修建的寺庙。...【详细】
    2025.04.18